1.遊戲基本介紹
期中作品做了吸引球球的遊戲,但遊戲規則僅少少的透過鍵盤吸引球,沒考慮到球的吸引距離,球的速度,畫面有趣性...等。讓整體的期中作品顯得不吸引人。所以這次期末作品在上課的閒餘時間重新考慮了遊戲規則、畫面編排、控制器的製作難度...等,重新設計了一個帶入童年大家都喜歡的電玩角色,去撰寫程式。
遊戲規則目前制定為:
因現階段我們使用鍵盤控制,所以使用空白鍵進行轉場,數字鍵控制遊戲角色。遊戲一開始有起始畫面,畫面上有提示玩家按下空白鍵可進入遊戲(圖1),按下第一次空白鍵後,會進入遊戲規則說明畫面(圖2),再次按下空白鍵(暫定),會進入遊戲第一關。
遊戲開始後,玩家透過數字鍵控制角色(畫面上的卡比),按下數字鍵後,對應的角色會開始溪鄰近的怪物並吃掉,吃掉後背景會計算吃掉的數量,當吃到該關卡的指定數量後,就會切換到下一關,總共四關,結束後會有結束畫面,並可透過空白鍵返回起始畫面。
圖1
圖2
遊戲畫面(第一關)
期中我們有使用到 吸引力、成績計算、重生球球(分為吃掉的跟超出畫面的兩種) 、音樂 與 轉場,我們會沿用並修改成效能較好的程式碼。目前已改寫吸引力、重生與轉場的程式碼。
3.為什麼會想到這些遊戲規則與畫面編排
起初是想到童年玩過的吸球球遊戲,並在play商店看到Ball Control這個遊戲,就決定製作,但在期中製作的時候,我個人覺得畫面有點簡陋,所以思考有什麼樣的人物或好看的圖片可以美化我們的作品,在期中發表結束後,便想起童年很喜歡玩的卡比,不但可愛而且他剛好很會吃(X),所以就決定是他了。
畫面是看到期中大家畫面都做得很精美,所以就考慮了設計畫面轉場,但目前還在考慮要在畫面中如何提醒玩家剩下多少就可以升級關卡。
4.結語
期末的作品我考慮了很多,不論是畫面設計、素材、遊戲規則...等,而且目前也還在考慮還沒完善的部分,但也要考慮到自己的組別做不做得出來,所以也要多去了解P語言跟uno板的指令。並期待自己組的期末作品可以做到自己的預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